找准热点难点切实服务企业——省经营管理研究会下基层宣讲“营改增”

作为一个经济类社团组织,如何紧密结合经济形势,实实在在地在科普活动中服务企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的做法是:一是选好宣讲题目,二是选好宣讲专家,三是选好宣讲对象,四是做好后续工作。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关于开展浙江省’2012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通知”下达后,研究会秘书处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摒弃形式,选择热点,服务企业”的指导思想。通过分析经济形势和反复比较,考虑到国务院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从上海扩大到浙江等八个省(市),这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税收改革,而现实是我省马上要进入试点阶段又苦于没有成功经验,因此宣讲上海经验以解企业燃眉之急成了研究会科普下基层活动的首选内容,这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将有力配合企业的“稳增长。”
但“营改增”尚在上海一地试点,真正对此有所关注和研究的专家并不多见。为此,研究会把找好宣讲专家的视角转向我省税收研究的学科基地——浙江财经学院,联系了长期关注“营改增”的专家教授王绪强、张雪平,并两次邀请他们到研究会共同制订了科普下基层的计划,还成立了由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柏兴带队的“科普下基层小分队”。
在制定计划时,宣讲对象的选择尤为重要。研究会按照典型性、代表性的要求,请当地税务局配合,先后确定了规模较大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集聚了较多物流企业的传化物流基地和相对规范的宇欣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宣讲对象。10月9日,当科普小分队来到这三家企业时,企业有关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非常重视,准备了书面资料,提出了许多疑难问题,由两位专家一一解答,并进行了互动交流和探讨。
“营改增”的科普宣讲结束后,带回了较多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会又召集专家进行了梳理,并计划一是以“浙经专报”的内参形式向主管部门反映,二是针对试点现状形成课题,三是适时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